补短板 破难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从桥头边村看杨柳湾镇农村垃圾治理体系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是什么?是整治一阵风,过后乱象又丛生。“前面治理后面丢”的现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拉入一种“拉锯战”,使治理陷入“单曲循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自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进入攻坚阶段。

“分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项工作,最担心的问题是:风吹过,草动过,原来的模样没变过。”杨柳湾镇党委组织委员李向军说,“究其原因,外因是硬件设施跟不上,内因还是人的意识问题。”

为求破局,李向军带领相关负责人走遍全镇42个村开展调研,与各村“两委”逐个座谈,找出问题,剖析根源。

通过走访调研,大多数村存在的共性原因是各村垃圾存量较多,人员保障、经费保障跟不上,村民们多年来生活习惯难以改变。

如何实现治标治本,标本兼治?以此次走访调研为基础,杨柳湾镇根据梳理的难题逐一研究解决办法,制定《杨柳湾镇农村垃圾治理方案》,以桥头边村为示范,在全镇各村逐步推进。

近日,我们走进桥头边村,看到环境治理的效果。

——固本强基消外因,清除表面垃圾存量,让垃圾有处可放

在桥头边村副主任胡时辉的印象中,白色垃圾曾是村里的重灾区。桥头边村位于交通距武英高速杨柳出口处1公里,宽阔的大路两旁各种白色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

清理露天的存量垃圾是环境整治第一步,要让党员带头先动起来。按照方案,杨柳湾镇要求在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后,镇政府、镇直单位、以及各村党员干部分片在镇区、村田间地头开展大清扫活动,清理路边、花坛、河道的垃圾。

让垃圾有处可放,每户分配一个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功能的垃圾桶,按照各村自然垸落划分,每个垸落摆放一个勾背式垃圾箱,让垃圾集中存放,集中转运。

增加人员配备,将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与村级保洁员进行统筹安排,每村每个小组有一名人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每周清扫两至三次。

桥头边村在全镇第一个成立了6人的保洁队伍,划分了6个保洁区域,每周两次常规清扫,对行人车辆往来密集的村级主干道每周清扫三次,对区域内的垃圾随见随时清理。为400多户配备了垃圾桶,在主干道安放2个大垃圾箱,在7个小组配备了集中运输垃圾箱,与此同时,每月组织党员干部义务大扫除已经成为了常态。

如今,走进桥头边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曾经的垃圾遍地、乱堆乱放现象已不见踪影。

——巩固提升改内因,消除“干部干,群众看”,让村民积极参与

“干部干,群众看”是不少村反映在垃圾治理中的现象,“干部干得再起劲,村民干望着,不仅打击了干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时间精力经费都花了,却还是达不到效果。”李向军坦言。

在桥头边村四组,一面流动卫生红旗挂在四组最显眼的位置,胡时辉介绍说,这是上个季度评比出来的最清洁的小组,哪个小组最清洁这面红旗就在哪个小组。

评比采取不打招呼的抽查式,一个季度开展一次,由村成立的清洁家园互促会组织。一面流动红旗,激发了各小组长和村民积极性。二组组长吴德胜说:“有这面红旗就是个味儿,说明卫生搞得好,争得就是这个味儿。”为争取这面红旗,他自发的为外出务工的村民清理门前杂物。

让村民有意识有行动积极参与进来,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杨柳湾镇各村成立清洁家园互促会,由村党员代表、组长、保洁人员、村“五老”组成,制定相关制度,具体负责村级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维护村级日常环境。卫生评比由互促会选定村民代表一起,逐户走访、逐户打分,划分清洁、较清洁、不清洁等三个等次,在村显要位置公示,用广播通报,提高村民参与度。

将环境卫生相关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公开表彰,不遵守的以义务劳动来处罚,屡教不改的将记录在村民相关证明材料之中。

为提高村民对卫生环境的意识,互促会成员还利用晚上召开垸组会,号召村民不乱扔垃圾,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今年6月份,桥头边就召开垃圾治理垸组会7次,覆盖到了全村各个小组、家家户户。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有7条是关于垃圾治理的。为推进乡村垃圾分类,桥头边村还建立垃圾分类中转站,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拣,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与镇保洁公司对接进行回收,可回收垃圾与该镇废品回收公司对接,进行积分兑换日用商品。

村民的意识逐步提升,带来的是行动上的改变,一组82岁村民胡维宽,积极拥护厕所革命、垃圾治理行动,带头从自身做起。

——经费落实有保障,既有激励又有奖励,让环境整治无后顾之忧

环境整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设备的更新替换,人员工资待遇……都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农村环境整治是村级重点工作之一,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杨柳湾镇各村从村级集体经济来源中拿出不少于2万元的经费,投入环境治理之中。其次,采取谁受益谁付费的方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商议表决,向村民们收取部分垃圾转运费,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和责任。再次,用活用好镇有关农村垃圾治理奖补资金,将专项资金分成三份,一份用于各村基础设施硬件投入;一份由镇在各村抽取一名人员成立镇清洁家园互促会,每月对各村开展环境评比考核,年终综合打分后获得优秀的给予奖励;一份以抓典型、抓示范的方式,由各村主动申报现场会示范点,经由镇党委、政府通过纳入示范村的,并且成功举办现场会的得到认可的村,年底集中进行奖励。

三项举措互推互进,有效保障了村级环境治理工作良性发展。

桥头边村把环境治理资金单独列支,同时按照人平10元,沿街商户50—100元不等的标准,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收取垃圾处理费,一年收取费用一万三千多元,有效的弥补了村里垃圾整治的费用。

为将资金发挥最大作用,村“两委”将保洁人员的工作力度、态度与工资挂钩,通过宣传动员,引导村民们爱护公共设施,提升公共设施的使用年限……

如今,只有将环境治理工作做细做实,资金落实才更有保障,环境整治无后顾之忧,已经是村“两委”的共识,7月2日,杨柳湾镇举行第一次拉链检查现场会,桥头边村就是现场会参观的村之一。

(作者:张奥婵 何 骥 段柳娅 梁红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