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明确指出“把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该《通知》旗帜鲜明地将群众感受和评价纳入政绩考核,将有力引导党员干部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站稳群众立场作为干好工作的出发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站稳群众立场。要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了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多用群众的视角察民情、听民声,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换位思考。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想问题、办事情充分考虑可能给群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群众感受,“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把群众需不需要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多做雪中送炭、扶危济困的好事实事,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把解决群众难题作为干好工作的着力点。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如何追求政绩,却如同一面镜子,让领导干部的境界、情怀高下立判。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在追求政绩上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干工作、谋事业要坚持群众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难。始终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俯下身子、沉下心来、铆足力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一项项的去解决。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既做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一些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少操心、不揪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干好工作的落脚点。视个人利益为“浮云”,才能视群众利益为“泰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因此,人民才是评判政绩的主体。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事,有哪些好事、实事,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都看在眼里;工作做得怎么样,人民群众心中有一杆最公正的“秤”,他们最有资格评判。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板凳要坐十年冷,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精神追求,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坚持不懈为人民解难题。“政声人气后,民意闲谈中。”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能干事、干成事、做实事的党员干部自然会赢得群众的口碑、受到百姓的拥戴、获得组织的认可。


(作者: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