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 那茶 那人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这句唐诗,足以表达我对那山那茶的念想了。

那山,叫胡家山,是英山县西北边陲上一个行政村,小小的,600多人;那茶,叫鹰窠茶,是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反背,鹰窠崖下的一块茶园出产的。茶园分布在空谷幽壑之中,四周山峦屏障,日照短,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鹰窠茶独特的韵味。有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

村里有许多关于茶,还有流淌在茶园间的那条叫“鱼恋河”的奇闻。而最有意思的传说是:昔日有一对姓胡的夫妻,在鹰窠崖下开了一片茶园,一年四季,他们除了狩猎,便是种茶、采茶、制茶、卖茶,足以生儿育女。他们制出的茶,绵甜、醇香,引得南来北往的茶客纷至沓来。有个闲散的员外郎,在品茶时盯上了年轻貌美的茶女,就心生霸强之意。一天,员外派家丁把茶郎请去,说他有个在京城做大官的朋友,爱上鹰窠茶,要作为“贡茶”年年订购,但是茶主必须亲自前往洽谈。茶郎一心想让茶女过上好日子,就挑担茶叶往京城而去,可是途中被员外派人谋害。员外随后带着茶郎的死讯,找到茶女,强求她做妾,茶女悲愤至极,跳下深谷,他们的茶园也在一夜之间枯死。当人们快把这事忘了的时候,来了一位钦差,他慕名鹰窠茶来到鹰窠崖,但看到的只有倒塌的茅屋和荒废的茶园,便暗中调查,知道了事情原委,把员外正法。说也奇怪,员外斩首后,那些枯死的茶树,竟然活了起来,还越长越茂盛,茶色茶味更加清香诱人。

图片摄影:石 峰

胡家山的后人,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用早起晚睡的劳作耕耘着茶的真谛,用滴滴血汗浇灌着茶的芬芳。

在英山品类繁多的茶叶中,鹰窠茶,则是茶中精品,青苦中透着甘甜,绵柔中溢着芳香。有茶客感叹:饮得 云雾茶里香,不辞长做胡山人。当地人把《敬香茶》老歌新唱:“手捧香茶敬客人,喜迎贵客到家门。山乡只有茶为敬,奉上香茶敬来宾。手捧香茶敬客人,清香阵阵洗风尘。一路波尘都扫尽,容光焕发长精神。手捧香茶敬客人,头遍香来二遍醇。品得茶来香味美,品出农家一片情。手捧香茶敬客人,农家待客有深情。招待不周君莫怪,五湖四海传好音。”

茶乡人以醇厚、朴实的歌喉,唱响了曾经荒寂、贫穷的大山。那宽阔、坚实水泥公路,那星罗棋布掩映在葱翠中的农家乐,那时而跌宕飞瀑、时而潺潺婉约的鱼恋河,引来了境内外的无数游客。

5年前,我造访了胡家山,结识村支书郑传宗,并攀上家门。家门支书是个五大三粗、黑皮疙瘩的硬汉,他曾经作为英山县创业“十大楷模”之一,其大幅

图像,高悬在县城毕昇大道的灯柱上,供人仰望。他看似粗糙大汉,而情性却孩子似的率真、憨厚,热情好客,仗义疏财。见到游客进了山,只要工作能分身,他就欢呼雀跃地甘当向导,安排食宿,拿出农家最地道的饭菜,让客人解怀飨食,过口不忘。

看我嗜茶,每回做客胡家山,他总要送我一点亲手做出的珍稀。今年清明节前后,他又在电话、微信中,三番五次邀请我进山看看。我嘴上虽然答应了,但身体不争气住院了。谁知,谷雨节那天,正值英山县举办“茶叶文化旅游节”,我们在医院门口不期而遇,他告诉我:他是来参加茶叶节的,胡家山的鹰窠茶,又得到专家们的认可,获奖了。旋即,他从座驾里,拿出一袋儿新茶,塞给我。我在掏钱付款的刹那间,他遁进车里,关了车门,一溜烟跑人了。

此刻,夜阑人静,我沏一杯铁青如针的鹰窠茶,格外舒坦地品味着,淡淡的一丝香甜,柔柔的一缕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那袅袅飘摇在茶盏之上的幽香、清醇、淡雅,都在默默地寄托着我对远山的向往、祝福。

茶如人生,句短情长。

(作者:郑烈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