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云雾香·携手闯市场】千年馥郁故乡茶 ——记英山“茶王”村的故事




清明节,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我和摄影师方洁等几位爱茶的朋友,踏着故乡明丽的山水,嗅着一路芬芳的花香,来到雷店镇汪家山村。此行,是想探访这个昔日远近闻名的“茶王”村,如今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说汪家山是“茶王村”,不仅毫不夸张,更是名副其实。也许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不太熟悉,可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县乃至全地区,那是无人不知的。虽然山高路远,偏僻闭塞,但多少年来,在那一方天地总是流传着一件件关于茶与茶人的感人故事。

汪家山位于我县雷店镇西部,与英山古八景之首的羊角尖主峰毗邻,境内主峰土地岗海拔800余米,整个地形为山坡走势,土质多为烂石遍野的砂砾土壤,适宜于茶树的生长。陆羽的《茶经》记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为黄土。”因为砂砾土壤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良好,所以能满足茶树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要。因此,汪家山是一块宝地。



汪家山的茶,永远离不开那些让几代人都会铭记于心的人。1980年,37岁的王国星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更是干事业的好时候,他带领全村群众发扬了农业学大寨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那些无法种植农作物的荒坡野岭上,劈山凿石,修筑梯地,硬是建成了1000多亩的高山茶园,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改变了全村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万块石头垒石岸,高山顶上建茶园”,就是他们当年的决心和现实写照。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想改变乡村的困境,带领村民致富,那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眼前的大山峡谷,刚上任的王支书一筹莫展,纵使他有千钧之力,可该从哪里着手呢?他每天从东塆转到西塆,从前垄走到后山,请教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把自己心中构筑的一幅幅蓝图和盘托出,是想得到大家的认可,绞尽脑汁地想为村民做点实事。一次,他转到村民许柞西的责任田里,欣喜地发现一片翠绿的茶地,他找到老人,了解种植茶叶的具体情况和收成如何?老人告诉他,他家种了三分地的茶叶,一年下来,可以卖到400多元。此刻,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三分地一年就能收入400元,如果要把全村有1000余亩荒山开发成茶园,那收入真的是很可观啊!他仿佛看到了汪家山未来的希望,他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要让那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头,有朝一日变成汪家山村民的“绿色银行”。



他组织村干部召开了发展特色经济的扩大会议,请来了区委领导和县茶叶公司的领导,还邀请许柞西老人到会谈他种茶的经验。会上,王支书分析了开发茶叶生产形成的支柱产业的政策、资源、人力、技术、市场与价值等八大有利条件,决心变自然优势为商品生产优势,闯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兴田足食,兴茶富村富民”的效益的新路子。在全镇率先提出:“家家一亩茶园地,五年摘掉贫困帽”的设想。他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新颖独到的思路、摆在面前的事实依据,以及那些催人奋进的口号。在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里,王国星抓住了扶贫经济开发的契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打了一场茶叶生产“面积上规模、产量上台阶、质量上档次、效益上水平”的总体战。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经十来个春夏秋冬的艰苦奋斗,经受了数次重大伤亡事故、挫折的打击和考验,这位大山里的硬汉,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闯过了重重险阻,战胜了各种困难,终于走出了属于每一个汪家山人都感到信心百倍的希望之路。到1992年,该村的茶园面积发展到520亩,每户平均达到1.37亩,其中开发荒山建茶园的面积占80%,产量由0.56万公斤增至3.75万公斤,茶叶收入由2.52万元上升到37.5万元,每户平均种茶收入达到1266元。尽管这一串数据在今天看来是毫不起眼的,但搁在当年,那是多么地让外村的人羡慕啊,甚至还能够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不知饱含了王支书的多少辛酸和苦楚。在这次采访中,几位当年的亲历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起过去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他们说:国星支书是一条好汉,他就是整个村里的支柱,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他是一心一意为大家,即使再苦再累,也没有人过多地去怨恨他。在开辟茶园的日子里,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磨难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天灾,刚建好的茶园被暴雨冲毁殆尽;还是人祸,被少数对头人状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王支书都是坦然面对,从未有过退缩。

当然,感动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我们。在时隔四十年后的今天,听到那几位老者的讲述,顷刻间,我的眼泪奔涌而出,记录在本子上的那些文字在眼前一片模糊、一片氤氲。他们真的是太伟大了,我在心里默默地向他们致敬!

因为,他有一颗光明正大的心,他更有堂堂正正的男子气概。他说过:“没有一丁点儿私心,我就不怕任何重压的打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经过十来年的艰苦创业,到九十年代中期,汪家山人在王支书的带领下,终于建成了全县最具规模的茶叶基地。同时,在制茶、销售等一系列的“茶经”上,他们唱出了一首首动人的赞歌,他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逾越了一个个寒冬,春天就会如期而至。如今的汪家山,满山的梯地依次排列,翠绿的茶园厚实丰盈。我们置身其间,享受着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恩赐和考验,同时,也感受着这里的创业者们曾经经历的那一段艰辛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茶是一种人生。按《说文解字》释义:“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因茶而生,以茶为伴。他们,叫做茶人。

筑巢引凤至,花开蝴蝶来。开辟了茶园,种上了茶树,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怎样让汪家山人受益,怎样让汪家山人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茶叶制作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汪家山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强化茶叶品种、质量、效益意识,力争上批量,上档次、创名优。也是因为汪家山的茶叶在当时有了一定的名气,让那些心系山区又充满情怀的爱茶人投来更多的目光,先后得到了省农牧厅高级茶艺师陆启青、省农科院茶果研究所研究员吴汉模、植保专家吴元香、县科技副县长刘付璆及镇茶叶生产技术员等领导和专家们的关注,他们多次来汪家山现场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实地传授种茶、制茶的技术经验。村里组织年轻人参加学习种茶、制茶技术,还选派技术骨干远赴安徽、浙江、福建等地茶叶产地考察学习、拜师学艺。最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的科技副县长刘付璆、县联社茶叶专家叶道贵两位领导,对汪家山的茶叶,那是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心血。为了节省时间,专心致志地研制茶叶,他们吃住在村里,和村里的干部、茶农一道深入到茶园,认真探讨,精心研究,掌握第一手关于茶叶最好的采摘时期和制作工艺的数据和资料,解决了一个个遇到的难题。通过几年的钻研学习,他们带领汪家山村的茶人,制出了“汪山绿茶”、“吉峰毛尖”、“云峰雾毫”、“天堂云雾”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并先后于1989年5月,在黄冈地区首届名茶评比会上,汪家山茶场选送的“炒青”获得优质奖。1992年4月,他们生产研制的“春笋”名茶,在英山举办的第一届茶叶节上获得一等奖。当年6月又获得湖北省优质绿茶一等奖。1993年,汪家山茶场场长许祚升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村支部书记王国星带头发展茶叶,壮大集体经济,《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他的事迹。1994年汪家山获得湖北省 农牧业厅“陆羽杯”金奖;在英山第七届茶叶节上,汪家山获得第一名,其500克样茶以1.18万元被浙江老板买走,人民日报对此以“斤茶万金”为题作了报道。1997年,汪家山茶场被县政府授予“十强基地”;第九届茶叶节,汪家山村获得第二名;第十一届茶叶节,汪家山村获得第一名;第十二届茶叶节,汪家山茶场获得 第一名;第十九届茶叶节,汪家山的制茶能手方明在“茶王”擂台赛中获得“王中王”称号,可以说,英山的“云雾茶”研制源自于汪家山村,当时还被全县冠以“茶王村”的美称,不难想象,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该是饱尝了多少茶人的付出和心血啊!



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下,在那些乐于为汪家山奉献的专家们的影响和指导下,汪家山的人不仅爱上了茶,而且更是用心去钻研茶。如今依然活跃在茶市场上很有名气的茶艺师方明就是其中的一位。十八岁那年进茶厂,从种茶、采茶开始,到烧火、做茶开始,他师从刘付璆和叶道贵两位专家的传承,处处留心,认真学习,慢慢地掌握了做茶的基本工序和技术,以至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学习,他的手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次采访,很有幸地见到了那位因茶而出名的方明师傅,今年五十六岁的他,因做得一手好茶而吃香,被全县各大茶厂和茶叶公司高薪聘请,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当然,他的个人收入也相当的不菲,光一年春季的制茶收入就可以达到别人一年的工资。我好奇地问道:“方师傅,你在制茶上到底哪些技巧呢?”他说:“技巧肯定是有的,比如说一道好茶要从外形和内质去评价它,外形是:杀青、揉捻、成形、显毫,内质是:汤青叶绿、条索紧细、味道香醇,最重要的是心无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如果做到了这些,你的手中出来的就会是好茶。”他的话让我顷刻顿悟,这世间的万事万物不都是同一个道理吗?

在全县及至雷店镇,像方明这样的制茶名师还有许许多多,如吴准、杨先进、徐帮美、沈名胜、叶涛、何立光、叶征峰、金刚、贺齐文等等,曾经被省、市、县授予他们“十大制茶名师的荣誉称号。”



当年,县委、县政府命名的4个云雾茶示范基地,雷店就占3个,分别是汪家山、蔡家山、吉子山;通报表彰90名制茶能手,雷店占三分之一。可以说雷店镇在当时是出了名的茶叶大镇,到如今,依然在全县名列前茅。去冬今春全球遭遇的新冠病毒疫情,英山11个乡镇,雷店镇是其中之一没有出现一例感染病毒的地方。也许是巧合,也许就真的如专家们所说的那样,喝茶可以辅助抵抗病毒。不管是不是真的,但据联合国卫生健康调查公布的事实证明,茶叶真的是天下第一饮品,喝茶有益健康已被大家普遍公认。

在汪家山村的茶人中,让人不能忘记的还有继王国星之后的村支书江世明、和现任支书的阮国清等,他们始终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带领村民们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为建设美丽的乡村,在实现小康生活的路上,走出了一道道厚实的脚印。还有更值得一提的是镇委副书记黄显明。几十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宣传家乡的茶产业。工作之余,收集了大量与茶有关的历史图片、典型事迹,他自己还拍摄了许多相关的照片,记录了茶与茶厂的变迁。到现在,他还经常以美篇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宣传、推介家乡的茶叶,据说他准备在正式退休后,编写一部雷店镇的《茶志》,其精神实在可嘉,其人格魅力实在让人敬仰。

其实,茶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从对茶的热爱,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旧的传统和新的希望。因为,无论是故乡还是他乡,在路的尽头,始终有一个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那么,茶就是那条连接的纽带。



由于英山的茶叶市场一度饱和,加上传统的茶叶制作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新世纪2000年到来之后兴起的打工热潮,让汪家山的茶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那些稍微年轻一点的男男女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因此,汪家山的茶一度走向低谷。每年的春天,看到那漫山遍野的茶草由青变黄、由嫩变老,老人们的心里难受极了,他们心痛的不仅是茶叶熟了无人采摘的浪费,更多的是汪家山几代人留下来的那份产业和念想就这样断了、毁了。他们只好亲自去采摘,然后再送到村里的茶厂卖掉。这样以来,尽管茶的品质一如既往的好,但是茶的产量根本上不去。

2015年,迎来了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汪家山村在县、镇以及对接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下,再度在产业扶贫上做出了新的文章。在以村支书阮国清为首的新一届村委会的努力下,他们坚持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增收,依托当地资源,带动生态茶叶和旅游,从保护好古茶园、古茶凉亭、古驿道(茶马古道)、古树等具有文化底蕴的原生态产业入手,打造更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文乡村。但是,要发展产业,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多的是先进的理念,他们不是坐等政府施策,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机遇。

现任英山旺霖茶业公司的董事长,汪家山的后代袁一先生,尽管出生、成长于大都市,但他始终是一位有着故乡情结的有为青年。他毕业于名校,学的又是金融专业,因此,报效故乡在他们这一代人的身上绝对不是空谈,只要想去做而且努力地去做,就完全可以实现。

2016年,袁一和他的团队与村合作,通过集贤纳智和招商引资,成立了英山县旺霖茶业公司,对原有4个作坊式分厂进行资源整合,一座机械化、标准化的茶叶精制厂在千年茶马古道上拔地而起,尤其是公司与浙江茶机厂商联合研发的大功率电磁杀青与烘干整套设备,一改过去柴煤土灶存在的重污染低效率高耗材等多年未解的难题,如今的车间宽敞明亮整洁,无尘无烟无异味,大大提升了茶业的质量标准,受到市县食场监管局和茶业主管部门好评。

有了先进的设备,就会更好地服务于茶产业的精致制作。

有了好的产品,就会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如今,汪家山的年青一代在村委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再也不愿出去打工了,他们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抱朴守真,将老前辈留下的茶产业做真做实,做出效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精准扶贫,为改变美丽乡村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

几年来,袁一和他的团队不断地想法子、找渠道,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都开发了新的销售市场,尤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汪家山的茶叶根本不愁销路,其品质一直受到广大客户和茶叶爱好者的青睐。

但是,要想更好更快地壮大企业,同时带动村民们致富,仅靠单一的茶叶是远远不够的。近两年来,袁一他们已设计出了更为广阔的兴村富民蓝图:将传统的茶产业加入现代生态农业元素的理念,从茶艺、茶学、茶旅上做文章。茶艺,是以“茶”来传承工匠精神;茶学,以“茶”来弘扬国学魅力;茶旅,是以“茶”来带动旅游发展。同时还创办了“大别乡园”、“童耕农业”等商业模式的平台,通过与全国各地的商会联袂,推出汪家山、英山,以及大别山系列的生态农产品,打造出具有家乡特色的优质品牌。

伴随着乡村振兴和产业富农的时代步伐,汪家山的茶产业发展再次迈上新的历史征程。相信在下一代富有情怀的年轻人的精心打造下,会走得更稳、更实、更远。

站在故乡春天的原野上,放眼望去,最初看到的是经过冬天过滤后的金黄色,渐次绽放的是油菜花的黄色,接着盛开的是樱花、桃花、梨花,最为壮观的是漫山遍野、五彩斑斓杜鹃花了。当所有的色彩逐渐退出,绿色的帷幕全然拉开,茶,就成为每一个春天舞台的主角,故乡已被绿色的希望浸润着,千年馥郁,芬芳永远。

文/陈秀丽     图/方  洁   编辑 何骥

(作者:陈秀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