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风吹杨柳“绿”——杨柳湾镇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他们用坚守付出,落实了党的好政策;他们用思想革命,传递了文明风尚;他们用民生托底,建设了幸福家园;他们用绿色产业,铺就了康庄大道。他们用5584户14554人和11个贫困村如期脱贫出列,交上了一份杨柳人的“扶贫答卷”。

扶贫的春风吹进杨柳湾镇的角角落落,使这片绿色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民生托底筑幸福基石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杨柳湾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民生保障,筑牢脱贫底线,为贫困群众托起“幸福梦”。

确保住有所居。精准扶贫以来,杨柳湾镇实施危房新建和改造570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549户,全部实现应改尽改、应搬尽搬。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扎实做好拆旧复垦、基础配套、就业扶持等后续工作,确保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确保学有所教。深化教育扶贫工作,全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累计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919.5万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形成了从学前到大学、从镇内到镇外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加大保学控辍力度,全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一人失学辍学。确保病有所医。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全面推行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建成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平台,严格执行精准扶贫对象医疗费用在政策范围内报销标准。全镇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每年为贫困户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全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乡村换颜绘美丽画卷

杨柳湾镇立足本地实际,解放思想强举措,点面结合抓落实,用好“环境整治”点睛之笔,奋力描绘“美丽垸落连成线,文明乡风处处见,特色产业村村有,村容村貌月月新”的乡村新画卷。

几年前的桥头边村,由于过去缺乏统一规划,行路难、如厕难、环境差,村庄环境整治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环境整治“加速度”,努力改变“脏乱差”,村庄颜值实现了美丽蜕变,为周边村整治起了示范引领作用。他们通过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巧用乘法机制,腾出发展新空间、提亮增色美如画、推进整治长效化。如今,走在各村,花儿点缀湾间小道,淳朴民风荡涤尘嚣。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掉陋习,整治顽疾,改变的是环境,塑造的是形象,凝聚的是人心,有力地提升了全体村民的幸福感,促进了乡村振兴的提档升级。

产业突围注源头活水

产业兴,万业兴。要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实现农民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必须力促产业崛起。

杨柳湾镇立足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大力培育黑山羊、黑土猪养殖,道地药材、茶叶种植等特色富民产业,形成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扶贫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全镇累计新发展产业基地57个,其中茶叶产业基地867亩,道地药材基地1874亩,连片蔬菜基地140余亩,惠及贫困户4581户13551人,人均增收超过2100元。32个村建成光伏电站,其中21个村联建电站,年收益达242万元,惠及贫困户555户。金融扶贫扎实推进,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056万元,惠及贫困户229户。

西庄畈村村“两委”在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借助政策东风,探索出了一条走特色产业发展的富民之路。采取“基地+股东+农户”的经营模式,规模化发展羊肚菌产业,实现年产量6.6万斤,年产值达400万元,带动了20余户贫困户务工增收,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新途径。

和西庄畈村一样,全镇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村昔日的“沉睡资源”变成了如今的致富来源。贫困村靠着一项项“幸福产业”大变样: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更多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也被激活了。横看产业连成片,纵观链条成一线。产业对路子、成规模、可持续让过去贫瘠的土地成为药材的宝库、茶叶的天地,如杨柳“绿”般生机盎然!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杨柳湾镇14554名脱贫人口以崭新的面貌、全新的生活与全镇人民一道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